杨玉龙学习博客

供应链搬进中国,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新高

供应链搬进中国,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新高-图1

2024年4月11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视觉中国/图

2024年8月16日,中国商务部公布前7个月吸收外资情况。其中,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6.4%,成为增幅最高的外资来源之一。

此前,德国央行向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数据,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总额达73亿欧元,超出2023年同期的65亿欧元。其中,2024年一季度,德国对华直接投资24.8亿欧元,二季度升至48亿欧元。

过去三年,德国对华投资额屡创新高。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IW Köln)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扩大至10.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德资在中国投什么?

追求本土化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2634个,实际使用金额42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信等。

其中,作为老牌汽车行业霸主的德国,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尤为引人注目。

美国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分析师对《金融时报》称,过去五年,德国对华投资持续占到欧盟27国对华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主要归功于德国汽车制造商。

“德国大型车企对华加大投资并不意外。”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中国-欧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史世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德国几大车企在华营业额均占其总营业额三成以上,“中国是其最大市场”。

2023年,大众、奔驰和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分别占其总销量的35%、36%和32%。

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亦显示,受访的五百余家在华德企中,汽车行业企业投资意愿最为强烈,其中63%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投资。

2024年4月11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强化本土研发实力。该集团将在合肥生产两款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大众汽车品牌车型,其中首款车型为中型SUV,计划于2026年投产。

2023年12月,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了小鹏汽车4.99%的股份。“在中国,为中国”是过去几年大众汽车集团持续强调的在华业务核心战略,包含在开发和采购方面均追求全面本土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对大众集团等传统汽车厂商造成不小冲击,大众汽车合肥中心的首席技术官吕尔曼(Ludger Lührmann)曾表示,“真正巨大的潜力在于本地化,在中国真正实现100%的零部件本地化”。

2024年4月26日,宝马集团宣布,将向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聚焦于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用于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计划于2026年投产。大东工厂也是宝马在华生产的发源地。

供应链搬进中国,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新高-图2

2024年4月26日,宝马集团宣布,将向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聚焦于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视觉中国/图

利润再投资

对德国来说,在华投资回报高,对华大部分投资都是在中国赚取利润的再投资。

2023年,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等四家机构的联合调查显示,2017年-2021年,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每年流回德国的利润为70亿-110亿欧元,即从中国回流德国的利润占到12%-16%,大致与美国齐平。

德国央行2024年1月报告亦显示,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十分有利可图。2022年,德国公司的中国分支创造了230亿欧元利润,其中约一半在中国进行了再投资。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在华德企继续将利润投资于中国。

2023年7月,德国政府公布“中国战略”,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提出对德中经济关系进行“去风险”,减少关键领域对华依赖,在经济决策中增加地缘政治视角等。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政界和经济界对“去风险”的理解不同。考虑到中德关系或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政府希望企业提前谋划、多元投资以消除潜在风险。

而企业是跟着市场走的。郑春荣称,对企业来说,最简单的去风险就是把所有的供应链搬到中国,扩大再生产,以保证在中国市场的收益不会受到欧盟或德国政界的影响,也会减少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史世伟分析,德国政府提出“去风险”的一大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布局过于集中在中国。而对于大型德企,尤其是德国车企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他们会选择在中国和欧洲各建立一套完整供应链,以破除“集中风险”。

“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德之间投资增加,但贸易往下走。”郑春荣称,由于德国扩大对华投资,近期出现了贸易转投资的新现象。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对美国的出口在2024年上半年增长了3.3%,达到近810亿欧元,而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了近3%,至略高于480亿欧元。

就德国上半年对中国出口下降的原因,史世伟解释,除了德国在华投资加强之外,还存在中国企业竞争加剧,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从而对德国一些高端产品需求下降,如保时捷2023年在华销量下降约15%。

合作新方向

热衷对华投资的德企仍以大型企业为主。

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对投资更有信心。

73%的大型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投资,而持相同观点的小型企业只有50%,表现得更为谨慎。德企增加在华投资的最大原因是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郑春荣解释,一方面大型企业已在中国市场扎根,他们希望通过加大投资来降低成本,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确定性。

“不来中国卷一卷、洗把澡,在全球市场上肯定竞争不过中国。”郑春荣称,尤其是德国车企,只有经受住中国市场的竞争“卷”度,才会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史世伟表示,中小企业的投资谨慎并不奇怪,目前已有五千余家德企在华,中德经贸关系紧密、相互渗透,新来的中小企业可能没有太多发挥空间。

而对已来中国的德国中小企业来说,如在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国企业学习速度快、进步显著,也已形成较为激烈的竞争局面。

史世伟认为,目前全世界都关心的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会成为中德进一步合作方向。

2024年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启就任以来第二次访华之旅,第一站为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2021年3月,该公司由博世中国与重庆市属国企庆铃汽车合资成立,主营氢动力产品的研产销。

南方周末记者 施璇

责编 冯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y190.com/post/634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